危险废物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会对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危险废物的危害是巨大的,有些会直接的破坏环境,有些看似对环境没有太大的污染,但实际上却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逐步的破坏着自然环境。所以,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必须要做到全程跟踪,不忽视每一个处理环节,有条件的还要对危险废物进行转化,降低危险废物的产出量。最近几年,公众日益重视起来了危险废物的危害,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起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业内逐渐重视了危险废物处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工业危险废物主要类别,并论述了工业危险废物的五大处置技术,从新型焚烧处理、新型固化处理、快速碳酸化处理、等离子气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一、工业危险废物主要类别工业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下属子领域,其中包括医药、采矿、炼油、化学等行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可能产生危险废物。对于危险废物,我国大致将其分为46大类,共计479余种,且大多为工业、医疗、社会等危险废弃物。若依照危险废物产生来源划分,可将之划分为工业废弃物及社会废弃物等两大类型。依据危险废物自身性质划分,可将之划分为无机、有机、油类及其他废弃物。在不同废弃物之间,由于性质及构造有所区别,故而相应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目前,在我国收录的600余种废弃物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是消除危险废物污染属性的过程,通过焚烧、填埋、物化等手段,对危险废物进行减量、彻底的形状改变或与环境彻底隔离等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对不可资源化利用或可资源化利用价值极低的工业废物,危废企业一般以收费的形式进行收集处理,统称为“无害化处置”。根据《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危废无害化处置技术可分为预处理技术和最终处置技术,其中: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固化/稳定化等; 最终处置技术包括焚烧、非焚烧及安全填埋等。焚烧又分为回转窑焚烧、液体注射炉焚烧、流化床炉焚烧、固定床炉焚烧和热解焚烧等;非焚烧主要包括热脱附、熔融、电弧等离子处置等;填埋又分为单组份或多组分填埋等。危险废物在处置前需要经过分类和计量,可填埋处理的无机类危险废物先送至稳定化/固化车间预处理后再送至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处理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医疗废物废水处置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在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领域上,针对隔离点医疗废物、新冠肺炎疫情病人产生的各类垃圾(这些都可能成为二次传播源的风险点),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政治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的绝对安全,消除环境安全隐患。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切实提高环境监管效能。8月1日,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全市各区县均设置隔离点的情况下发了《关于加强隔离点环境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了由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辐射固废管理科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指导、督促各隔离点按要求处置医废垃圾、涉疫生活垃圾等特殊垃圾,牵头联系张家界昌明医废处置中心和隔离点进行无缝衔接,从源头上确保医疗垃圾、涉疫生活垃圾在收
一、预防和处置原则(1)加强危险废物日常监督。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动、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危险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等制度,危险废物违法违规处置、丢弃、监管失控等情况发生。(2)开展对产生危险废物单位、临时储存场所、处置场所等风险源的信息监控工作。(3)加强早期预警,事件发生后及早报告,及时采取处置措施。(4)遵循'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积极抢救己中毒人员,必要时疏散受污染威胁的群众。(5)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废弃污染物泄漏、起火、爆炸等事故次生安全和污染事件。(6)根据危险废物危险性质,做好现场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制定现场安全规则,禁止抢险现场的不安全操作。(7)按照环境安全标准,收集、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受污染介质。(8)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消除群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徐汇区生态环境局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统筹协调、联防联动、精细监管,全力确保医疗废物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
一、如何进行危险废物鉴别1、依据法律规定和《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判断待鉴别的物品、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不属于危险废物。2、经判定属于固体废物的,则首先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鉴别。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不需要进行危险特性鉴别。3、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但不排除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的固体废物,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以及《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 298)进行鉴别。凡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4、对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且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无法鉴别,但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
一、什么是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废物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固态废物,如废玻璃瓶、报纸、塑料袋、木屑等;半固态废物,如污泥、油泥、粪便等;置于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废物,如废酸、废油、废有机溶剂等。二、固体废物来自哪里?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消费和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人们在开发资源、制造产品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废物;任何产品经过使用和消耗后,最终也都将变成废物。①生产过程。现代社会建立在生产系统的基础之上,基本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的获取、工农业生产,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固体废物。如尾矿、废石、冶炼渣、秸秆、畜禽粪便等。②消费过程。消费过程同样也是固体废物的产生源
一、几张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其目的在于改变处理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减少它的危害性。这是危险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3623135废物最终处置前常用的预处理措施,其处理设备为常规的化工设备。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在经济上一般比较便宜应用普遍但处理过程所需时间长,处